我是合阳县人大办公室派驻甘井镇休里村第一书记吉辉超。在2年多来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从一名工作队员到第一书记,我走遍了休里村的每个角落,尝尽了脱贫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用汗水和努力让青春在驻村帮扶中绽放。

休里村位于甘井镇西北3公里处,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420户1512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72人,耕地面积6700余亩,主导产业以苹果、花椒为主。
深入走访了解,摸清村户实情。刚开始接手扶贫工作的时候,作为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从未体会过农村的艰苦生活,对基层工作也了解甚少,觉得无从下手。“干什么”?“如何干”?“怎么干的好”?这些问号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为了尽快了解休里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贫困户具体情况。我主动与村“两委”干部联系,由他们带着我入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在交流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对村级发展的意见建议,我用情倾听、用心记录。
特别是遇上农忙时节,我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群众干农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为之后的驻村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强战斗堡垒,保障精准扶贫。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抓好村上的党建工作,至关重要。我联系包联单位负责党建的同志为“两委”干部培训党建业务知识,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党员“十二分”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三会一课”,确保党的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员活力。“两委”班子及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健全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一直以来,我把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着力点。投资300万元建成东休、西休、蔡苜洲休闲广场,广场设置凉亭、健身台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协调帮扶单位投资10万元集中整治蔡苜洲环境卫生,清理垃圾500余方,拆除厕所、猪圈10余处,巷道加宽2000平方米,绿化巷道8条,修砌美化墙800余米,提升了村容村貌;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捐赠仪式,10位人大代表为村捐赠款物26.6万元,现场还开展了法制、科技宣传、义诊送药、刺绣技能培训等活动。

突出工作重点,用真心解决群众难题。村里三户兜底户,一直是我重点走访对象。这三户都是单人单户,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一组刘民昌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刘民昌52岁,几年前在山西打工出了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初次见他时,因车祸而略微塌陷的头部、空洞的眼神、邋遢的衣裳,生活的沧桑和不幸让他显得有些迟钝,看到他的境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从此以后,每次到他家入户,我都会给他带一些馒头和蔬菜,逢年过节就送去米面油和牛奶鸡蛋等物品;看着他黑的发油的被褥,我把我驻村的被褥给他抱了过去;看着他的院子荒草丛生,毫无生活气息,便与工作队员帮他清理干净。他每次在巷口见到我,都会走上前来,说:“你对我好,我知道。”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暖暖的。我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微薄之力,帮助其脱贫。五组的李积存属于五保户,虽然66岁但依然种着3亩果园。因其果园临近村部,我每天的走访总是经过,作为未脱贫户,我也总是多加留意。看着别家果园早就开始了浇灌,而李积存家的还没有动静,担心错过农时,在与村“两委”以及工作队商议后,立即联系机井管理员,及时免费为他浇灌果园。一组的屈进财,也是五保户,72岁,住在县敬老院,我会抽出时间定期去看望他,老人每次见到我都很开心,说娃你不用老跑这来,你一天忙的跟啥一样,我在敬老院好着呢,不用操心!我说:“伯,应该的,国家政策要让你享受到,你有啥困难就给我说,我想方设法给你解决。”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群众的生活节奏,导致春耕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我立即与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研究,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在疫情稳定后,我与工作队、村干部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推动复工复产的方案。一方面由村干部利用宣传车,发放用工宣传单,另一方面采用微信群通知的方式,宣传务工信息,同时我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得知浙江等地急需务工人员,有专车接送,于是我便安排村组长挨家通知,务必使需要外出务工的村民知晓消息。对在家务农的村民,我联系协调了县林业发展中心,到村开展花椒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提升管理技术,培训会后还发放了书籍和修剪工具。在一次入户西休八组王俊昌家,闲聊中得知,由于疫情影响,他未能外出购买修剪花椒树的工具,眼看着天气一天天暖和,别人都忙碌在田地里,他非常着急。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我在与包联单位领导沟通取得支持后,充分发挥包联单位自身职能优势,积极与甘井镇人大主席团联系,希望协助解决困难。甘井镇人大主席团结合当前开展的“党旗飘飘人大代表勇担当”活动,立即组织5名懂花椒树修剪技术的镇人大代表,深入我村协助修剪花椒树,解决了王俊昌的燃眉之急。看着忙碌的人大代表们,王俊昌又是倒水又是递烟,一个劲儿的表示感谢。
心系群众安危,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3月19日下午3点左右,家住休里村五组的老人赤云生惊慌失措的跑到村部,结结巴巴地说:“着火了!羊圈着火了!”我当时正在村部与前来指导工作的镇人大主席李雅华交谈,听说起火了,我们立即与村干部驱车赶赴事发地点。到达现场后,看着升腾的火焰,尤其当天还刮着风,如果不及时控制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灭火,自己不顾烟熏火燎,冲在了最前面,铲起泥土投向草堆,压住燃烧的火苗,同时指挥村民拿来水桶,取灌溉用水扑火。随着沙土和水不停地投向草堆,火焰终于被控制住了,所有救援人员灰头土脸、满身烟尘。看着草堆以及烧焦的树枝依然在冒着浓烟,我又指挥在场的村民接出水管,向草堆浇水,直至完全扑灭,确认绝对安全。“多亏了吉书记和咱村上的干部,要不然这火非得连我这棚子都得烧完了,真是感激你们。”赤云生老人一再地表示感谢。“吉书记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休里村人欢迎”。
近两年来,在包联单位的有力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干部的密切配合下,休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休里村全村村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奋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而我们当代青年,正是要在脱贫攻坚的大浪中淘一淘,才能闪耀出光芒。
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尾声,第一书记的任务也更加紧迫。我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王宏林 通讯员 吉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