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点心

来源:视界观网    作者:李永刚   发布时间:2022-05-07 13:14:15
李永刚
  在我的老家合阳,人们习惯上把水晶饼叫点心。点心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有几分神圣感的。
  小时候,农村穷,一个村没有几户一年到头都吃白面馍的富裕人家。平时要说谁家能买斤点心吃,着实是令人羡慕的奢侈。在我幼小的记忆中,点心、罐头之类的东西,那绝对是富人家才可享用的稀罕物,于我们家是无缘的。于是,对小小的我来说,始终对点心充满了一种美味的向往,在我心中点心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几分神圣感。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一次跟母亲到公社所在地的街上赶集,母亲是要卖一针一线做好的衣物、布鞋和那一寸一寸用手织成的白生生的棉布,换得点钱来补贴家用。我则给母亲打了招呼,趁机从人群中东钻西挤,去街的东侧那一排叫做供销社的长长的大房里去,这里卖的除了油盐酱醋茶,还有孩子们上学用的笔墨纸砚和其它生活零用品。其中,最惹我们小孩子的自然是水果糖和点心了。小小的我没有一分钱,自然到这里是不买什么东西的,只是在柜台边想闻闻那由各种东西形成的特有的“供销社的味道”,其中那白白圆圆,上面盖着红戳戳的点心,总令我小小的眼睛要看上许久,由不得心生馋意,终了却只能心里想象着点心的味道而离开。那时我心中总会有一种想法,将来长大了有了钱一定得买许多点心吃个够。
  参加工作第一年,放寒假回家过年,要给家里买些什么,我便不假思索买了两样东西:一是安化的“人头”茶,这是老家人喜欢熬着喝的一种黑茶;一是点心,这是那时老家人认为很庄重的东西。记得,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炕头,吃着点心,我平生第一次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终于能用自己挣的钱买点心吃了。
  后来,我会时不时地买点心吃,回家也会买上一斤二斤带给父母。对我来说,吃点心也再没有那么难了。但因了小时候的经历,点心在我心中的渴望感似乎一直没有消泯。
  五十岁那年,我工作调动来到西安。春节快到,我和妻子思谋着回家拜年走亲戚买什么东西,一想,还是买点心好。我便和妻子到附近的“人人乐”一下买了两大箱“德懋恭”,那小而方的盒子很是精致。那是我第一次从盒子上了解“德懋恭”,哇,“始创于1872年”,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我心中对点心的崇敬感不由得升腾了起来。
  今年春节,我照例提前把父母从老家接来西安过年。知道父亲喜欢吃点心,我便给父母住的房间放了点心,以便他们随时能吃。春节过后,父母要回老家,我问父亲还需要带什么,父亲说:“把点心给我带上”,我知道点心是最对父母胃口,也是父母最上心的东西。
  不久前,儿子回家,一进门手上拿了一盒东西,我问儿子买的什么,儿子说:“你不是爱吃点心么,我给你买了盒小的德懋恭,专卖店的女的说这个适合老年人吃”,我接过来一看:“哦,是珍珠水晶饼”,我打开,一下吃了三个,与之相伴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幸福和满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是《礼记•礼运》里的话,意思是说,饮食男女,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吃,是人之基本所需。吃,又是一种文化。食有南北东西之别,人之于食,亦各有所好。越是求之不得,越是神圣无比。我于点心便是这样的感觉。现在尽管买盒“”德懋恭”吃并算不得多么奢侈的事,可是,“德懋恭”在我心中的崇敬感依然如故。
  作者简介:李永刚,陕西合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陕煤集团职工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张娜

上一篇:山东能源集团发布企业文化理念和新LOGO

下一篇:秦岭山里的核桃成了“金蛋蛋”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