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岁月荏苒 一曲《延水谣》歌声再起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柏桦   发布时间:2023-09-14 09:27:08

80年前,无数人唱着歌曲《延水谣》将自己的亲人、爱人送上战场。80年后,一部话剧《延水谣》道尽了无数文艺战士以笔为刀剑的壮志豪情,书写了炽热、瑰丽的青春之歌。

9月12日至17日,由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延水谣》首轮公开演出在西安新城剧场上演。该剧以三组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联起抗战时期延安文艺工作者的集体群像。每一个角色,都代表着一个真实的群体,代表着一抹不容忘却的印记。让我们跟随《延水谣》一起重回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以梦为马 以笔为剑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他们来到鲁迅艺术学院,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寻得一方可以静心学习的乐土。他们在这里大谈柴可夫斯基、毕加索、西方戏剧,创作着反映自己内心世界的“高雅艺术”:战士们听不懂的西方歌剧、缺乏美感而不被老百姓喜欢的写实派绘画、只有风花雪月的诗歌与文学……

当他们前往战斗一线,目睹了无辜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亲历了警卫员为掩护他们而牺牲后,才看清了战争残酷、鲜血淋漓的真相。回到延安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随后,一批批为工农兵服务、鼓舞军民士气的文艺作品喷薄而出。

在各个革命根据地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因为格外真实致使饰演“黄世仁”的演员被愤怒的群众围追堵截;深受百姓喜爱的《小放牛》等节目让演出队每到一地,都能循着群众留下的鸡蛋皮、花生壳被找到;以边区军民抗战生活为内容,改造自西洋艺术的木刻版画,开创了划时代的“革命化”“民族化”“人民性”的艺术风格……伴随着舞台上每一位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成长,观众直观地看到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初心,真正体会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

当剧中憨直可爱、有勇有谋的范团长牺牲的消息传来,舞台上,文艺青年们悲愤高歌。沟壑交错的黄土高原上,高高耸立的宝塔山召唤着革命者奋勇向前,奔流不息的延河水裹挟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冲出这片土地的生命纹路,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穿越战火硝烟为抗战发出怒吼。舞台下,观众潸然泪下,那毫不逊色于枪炮的文艺力量在每个人的心中奔涌,激动之情化作歌声与演出合归一处,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在剧场中响起。

创作人民文艺 展现时代精神

延安是新中国文艺的出发地。设立于此的鲁迅文艺学院,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革命家、文艺家。在这里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

“我们一直想做一部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剧目,这个想法已经有四五年了。每次看到当年的图片和资料,就会既激动又好奇。当时极其艰难困苦的延安,是如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文艺人才突破重重封锁,跋山涉水来到此地?又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在经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后,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延水谣》应运而生。”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

在话剧《延水谣》的创排阶段,演职人员多次前往延安体验生活,了解革命历史,住窑洞,学习革命歌曲、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切身体验当年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为了还原当时延安的风土人情,导演、舞美、设计、作曲,甚至服装设计师,几乎所有参与创作的工作人员都特意前往延安生活一段时间,感受当地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

“《延水谣》的戏剧性、音乐性和以往的话剧完全不同。剧中出现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不仅与剧情深度结合,伴随剧情发展相继呈现,更在全新的编排中洋溢出青春的气息。舞美设计方面则在最具代表性的延安元素上,进行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改造,让舞台效果既现代又有年代感。”任雪迎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诚如该剧导演傅勇凡所说:“宝塔山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精神宝塔,而延河水是养育了这样一群人的精神河流。只有理解了这个地方的水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在延安这个精神摇篮下,能够孕育出那么多充满革命激情与生活厚度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也是本剧以《延水谣》命名的用意。”

与人民同心 与时代同行

话剧《延水谣》作为西安话剧院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1周年、西安话剧院建院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甫一亮相就受到了业界专家、媒体、观众的广泛关注。演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评价说:“《延水谣》不但有人生的哲理,有历史功绩,还有文学理论的象征,有益于非专业的广大群众去看;让专业的文学家、艺术家看了以后也重温了历史,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代意义。”

文化学者、作家肖云儒认为:“话剧《延水谣》不少人物和场景唤醒了我对过往的回忆。这里那里,似乎能看到李伯钊、柯仲平、丁玲、陈学昭、肖军、张仃那一代艺术家的身影,更有剧中直接点出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张光年的形象。熟悉的身影点燃了那个时代鲜活的回忆,这构成了《延水谣》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记载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很多,但是通过话剧舞台将80年前的历史场景展现在现代观众面前的文艺作品,应该说西安话剧院开了一个好头。”

文艺评论家胡安忍表示:“《延》剧很感人,动人心弦的剧情和着那或低回或昂扬的音乐旋律,不时地令人眼含热泪,心酸动情。这种审美效果,源自剧中那精神的碰撞,情感的缠绵,雅俗的融合。它使人们直观到,延安革命文艺传统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而是理想与现实、高雅与通俗相互激荡并不断扬弃的创新过程。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是相贯通的。80多年过去了,文艺为什么人的话题,依然没有过时。走出小鲁艺,投身生活的大观园,以人民群众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文艺作品,永远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不二途径。”

中国戏曲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穆海亮认为:话剧《延水谣》以艺术的形式致敬和传承延安精神,表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青年知识分子的文艺观蜕变,乃至精神境界的淬炼与提升。换句话说,该剧表现的是“黄土地”和“延河水”对“亭子间”的精神改造。这一题材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再现和弘扬延安精神,更是指向了当下的文艺创作,是透过历史来烛照当下。无论是曾经的“到群众中去,为人民大众服务”,还是当下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些理念都在《延水谣》中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责任编辑:张娜

上一篇:法门寺博物馆“进乡村”宣讲文物知识

下一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