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精神照耀着西北——刘蒙天美术教育历程研究

来源:视界观杂志    作者:刘小岑   发布时间:2021-12-15 09:43:00
  20世纪以延安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活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新兴木刻运动对中国美术及艺术观念的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冲破了以往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使艺术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在革命战斗中吸取营养,在思想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抗战期间,全国各地的年轻知识分子,汇集在西北边陲延安,他们通过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的学习,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思想为指导,献身西北美术事业。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将艺术融入人民的生活之中,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西北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艺术家刘蒙天是“鲁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以文献资料、照片、日记、作品为依据,将刘蒙天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活动和教育活动贯穿全文。全文分为刘蒙天先生在延安“鲁艺”学习版画初期,在晋绥抗日战争中办学、办报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创办西安美术学院三个时期,他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蒙天(1918-2007)浙江嵊县人。1939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强渡大渡河》《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新疆好地方》等五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1年9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新版画贡献奖。
  刘蒙天是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也是西安美术学院的奠基者之一。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时期美术教育整个过程,从一个学生逐渐成长为西北美术教育领导者。他曾在浙江民众教育学校、抗日军政大学洛川分校、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求学,在华北联合军政大学、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任教,在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画报社当主编,在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北美术专科学校、陕西省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担任领导工作。他是按照延安“鲁艺”精神办学,他认为“鲁艺”是一所高水平、有特色,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名校,是一所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研究艺术、服务社会”多功能于一体的合乎现代高校办学理念的大学,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刘蒙天是20世纪西北美术界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几位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对这样一位老艺术家进行个案研究,考述其生平、社会活动及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概况,客观评价其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历史地位,对我们认识西北美术发展概况,重新审视和反思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革命现实主义教育影响下,西北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通过对刘蒙天日记的研究,既可以达到从个案入手,深入探讨延安时期美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相关的问题,旨在将刘蒙天的绘画创作及其风格演变,放到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发生、发展、鼎盛、衰落、复兴等重大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探研,客观地看待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938年10月,从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毕业的刘蒙天报考了鲁艺。从抗大到鲁艺美术系考学时,主考人沃渣拿给他几张白纸,要求他在约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完成两项考试内容:一项是默写一张人体,一项是画一张题为《保卫大武汉》的命题创作。刘蒙天考入鲁艺美术系,成为鲁艺第三期学员。
  刘蒙天在鲁艺时候开始尝试着木刻创作。其中《兄妹开荒》是他的一幅有代表性的木刻作品,也是他在延安生活中所见的场景。他用自己的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兄妹开荒》。教堂以三角刀刻出外轮廓和教堂结构,圆刀刻出了浑厚的树木,刀法层层叠叠,为图下兄妹开荒增添了戏剧性的画面效果和细腻传神、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座昔日布经传道的教堂,已经变成鲁艺进行艺术教育的课堂。刘蒙天的绘画作品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审美倾向,他是20世纪西北美术最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少数几位著名的中国画画家之一。
  1942年6月,刘蒙天从华北联大调到抗大二分校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把途中发生的故事创作成为版画作品。如《回延安》《夜过同蒲路》《渡过惊险的黄河》从题材上看,主要是表现他们的部队生活。从技法层面看,刘蒙天这一时期的木刻将素描中的明暗关系,转换为木刻版画中的黑、白、灰关系。这些版画中的题材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这组木刻是他“捏刀向木,飞快下刀”一气呵成的,造型准确,空间层次分明,具有刀味和木味。
  1943年2月,刘蒙天奔赴陕甘宁边区合水县、东华池,分配在抗大七分校工作,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训练、开荒生产,配合学校的教学任务。他创作了《抬木头》采用点线面结合的黑白处理方法,将树林中的光影和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荒大生产》以线为主,表现出战士在阳光下,挥汗如雨的场景。《鲁艺学员集体纺线》刀法细腻,画面主要突出了妇女纺线的情景。当时在根据地,男同志也要比赛纺线、织毛衣、做草鞋等,并且不比女同志差。但是,为了使群众易于接受,画面在人物塑造上选择了以女同志为主体。
  1945年3月,刘蒙天重回鲁艺学习。创作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子口》《红军飞渡泸定桥》三幅作品,所表现的是1935年5月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这个真实的战斗场面中,人物安排得疏密有序,焦点明确,画面构图气势磅礴、紧张、激烈。其中作品《红军强渡大渡河》画面上刻画的大量斜线,象征着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冒着枪林弹雨,冲破黑暗,冲向敌人,消灭敌人的态势。细细品味,整幅画面用刀细腻,精致至极。这三幅作品在刀法运行上,纵横自如,得心应手;在刀味笔法的组织上,做到了严谨、准确、生动有力;在黑白关系处理上,既注重了体积感、空间感和适度的夸张,又达到整体艺术效果的和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现实手法,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特征。
  1946年5月,刘蒙天被任命为《战斗画报》主编。晋绥军区政治部的院子很大,北面是几孔窑洞,东、西两面各有两间土平房,刘蒙天在晋绥军区政治部和同事一起合影留念。刘蒙天在日记中记录了创办《战斗画报》过程。开始办画报困难重重,没有印画的案子,就在地上垒起土坯,上面再搭上从老乡家借来的门板;没有印画的刷子,就用猪鬃自己绑;生产方式完全是手工操作,就像民间的作坊一样,一切都得从头干起。在窑洞里安装了几台石版机。他们几个人从编文字到画稿、上版、修版、裁纸、发行、征稿、发稿费及购买各种石印器材等,忙碌地赶印着《战斗画报》。画报是用彩色石板印刷,非常受战士和群众的欢迎。
  1948年4月,解放战争全面展开,刘蒙天随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打太原。他在《人民子弟兵画报》上发表了《歼灭阎匪军》《战斗英雄刘四虎》等作品。刘蒙天的版画作品仿佛是在书写一个战斗故事一样。小而精致的版画曾经是他作品中的一道风景,这些版画最见他的艺术功底,是艺术和技能的完美结合。《歼灭阎匪军》这幅作品,是刘蒙天根据太原战斗中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前景有一组简装穿行的战士装填着炮弹,山坡上战士阻击着敌人,用旗帜指挥着战斗。天空苍茫而沉重,一组战士从阵地上冲向敌人的炮楼。细腻的背景与前景作战的士兵形成极简的线性语言,画面中央的三角形几乎横跨过整个画面,构成点线面交织有序的战斗场景,一幅战事图景跃然眼底。作为解放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其明确的绘画性与主题表达浑然一体,画家秉承现实主义传统,充分利用单色木刻的肌理效果,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记述,用黑白效果带来的艺术张力,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朴实无华地表现战火中英勇顽强的士兵。
  刘蒙天创作的《战斗英雄刘四虎》作品,从刀法的角度上分析,可以看出他对人物轮廓的刻画是比较注重的。胳膊的弧形线条不仅能跨越结构,甚至能从一个物体过渡到另一个物体上去。画面表现战斗英雄刘四虎冲上敌人的重机枪阵地,端着刺刀刺向敌人时的瞬间,前景河边已经躺着一个敌人,背景长线和短线处理细腻,天空的线条跟着云层的结构走,不会出现线条交叉、线条跨越结构的情况。倾斜的线条让画面的战斗气氛更突出、更立体,动感性更强。整个画面都透露着一种律动感和情节性,仿佛在叙述着一个战斗故事的发生。另外刘蒙天很注重对环境的描绘,对前景的山石、树木、小草等物体的描绘也更加生动一些。在这种场景版画中,尤其是一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小细节处,都相当的讲究。
  1949年6月,刘蒙天接到了去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的通知,并且要求他把主编的《战斗画报》和《解放区版画》原作带到北京,参加在那里举办的晋绥军区美术展览,展示他们与敌作斗争的革命战争场景。刘蒙天随西北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聆听了中央领导的讲话。
  1950年1月,刘蒙天开始规划建设新的学校,他采用中国传统的城市营造方案建设学校,以“中”字形状布局进行规划,校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学校要搞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国家办学经费有限。他用延安时期的办法,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在校园里开始选择地方,办起烧砖厂、石灰厂,并组织大家到河里拉沙子,建设教工宿舍、大礼堂、办公楼、工艺楼等建筑。同时办有石膏翻制工厂、雕塑工厂、木工厂、地毯厂、陶瓷厂、印刷厂、颜料厂等。可以说,整个校园都是他们师生自己搬砖头自己扛木头盖起来的,真是贯彻“鲁艺”精神,自力更生,这是西安美院建校的根本,也是这所学校宝贵的精神传统。
  刘蒙天本性纯厚,待人宽容,富有同情心。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事,以墨治学,中西结合,是一个有魄力、有担当的校长。他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家,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美术教育事业。刘蒙天把毛泽东为延安“鲁艺”题写的“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字校训作为座右铭。
  刘蒙天认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学校,是一所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研究艺术、服务社会”多功能的大学,他从实际出发,按艺术规律办事,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他将“鲁艺”毕业和工作过的人才逐渐引进学校,有汪占非、武德祖、叶洛、梅一芹等。同时,引进名师,如:邱石冥、王子云、王履祥、林士岳、徐风、郑乃珖、余忠志、叶访樵、陈瑶生等。引进留校毕业生:马改户、陈启南、王崇仁、黄乃源、孙宜生、胡明、章青、李习勤、周正、苗重安、刘保申、杨建喜等。从全国美术学院分来的青年教师有谌北新、马骥生、董刚、马耀沄、樊文江、刘文西、陈光健等。加强了教师队伍,各专业互相影响、互相支撑、同步发展。这是一个严密而有序的教学系统,理论为创作服务,创作为教学服务,艺术为大众服务。他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突出教学过程中美术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不搭“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做无用功。务实不务虚,求真不做假。他按照西北美术的发展规律,能够让西北美术教育符合时代转型的要求,他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在于既反映现实又不脱离传统,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办学初期,刘蒙天一面工作,一面创作。《牧羊女》这幅套色木刻,他采用精致的刀法,可以感受到风声和变化多端的云层,线条在画面中起到了表现速度和动态的作用。流动而优美的线条,表现了浪漫和自由的气息,动感十足而富有张力。人物的动作自然而生动,五官、衣纹等刻画细腻,图中的几只羊围绕在女孩身边,动态幅度较大,显示了在运动中的美感,具有生活气息与韵味,远处的山峦和高压输电线呈现出散点透视的空间表达,拓展了画面的空间关系。
  刘蒙天刻的《慰问解放军》这幅作品中,新疆的风情、独特的自然景观等无不触动着他敏锐的艺术触觉。他在刻制上极为精细,松叶脉的线条、舞蹈人物的形态都刻制得精彩异常,其中四周的战士,都一丝不苟地表现了出来。红旗的黑白变化、叶脉微妙的深浅过渡,维吾尔族姑娘伴随着手鼓节奏翩翩起舞,战士们举起鲜花,击掌合奏,再现了军民鱼水情,民族大团结的场景。
  1956年9月,刘蒙天与关山月出访波兰、苏联,这是他们第一次赴欧洲国家访问,虽然时间不长,却使他们开阔了视野。他们在参观写生之余,经常讨论办学理念,波兰的教育理念和艺术观念上和中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写实主义功夫,认为应该吸收国外优秀的技法,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新社会的精神面貌,在提高写实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刘蒙天波兰写生之旅,得到了关山月指点,使他在国画的技法和艺术创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批写生,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真实地再现了异域特定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从中也可窥见他对于如何用中国画的语言表现国外风景的思考与实践,以及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面对异域风光所引起的冲突与融合。波兰之行以后,他的绘画创作和办学理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创作逐渐成为主要的绘画创作方式之一。
  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刘蒙天更加注重专业化的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不同专业的美术家。各系各专业教学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如国画系实行专业基础教学与创作应用相结合,艺术思想教育与专业技巧训练相结合,使学生作业成绩大幅度提高。雕塑系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在加强专业技术、造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高总体设计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了教学的深入发展与学生水平显著提高。油画系实行了“专家工作室”发展不同学派,提高教学水平,使油画创作得到丰富、繁荣和提高。版画系使专业基础课与创作课教学紧密结合,在铜版、石版、木刻水印版画技法教学与小构图结合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工艺美术系突破原来在创作设计教学上“只设计,不制作”的旧框框,在毕业创作设计项目中,组织学生和工艺美术厂的新产品设计生产相结合,采用多种材料、工具,设计制作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工艺品,检验了设计效果,促进了工艺美术教学发展。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教与学的水平都不断得到提高。学校阔步发展人才辈出,名家众多,教学成果显著,展示了美术教育的新面貌。
  创作教学作为一门实践课,它与一般画家进行创作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从教学的角度看,它是一门基础课,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练习性的作业。学生在完成各个年级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创作构图作业的过程中,要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掌握艺术创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创作构图的基础规律知识,熟练运用从生活到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正确处理好创作课与专业基础的关系,创作与政治、文化、史论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刘蒙天通过一系列的创作实践和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从而提高艺术的判断力和鉴赏力。通过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生活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能力。掌握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和造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为了在创作教学中做好这些基本功训练,刘蒙天要求明确教学大纲,规定好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系统讲授自己的艺术实践,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艺术道路去影响学生。教师必须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把好关,从深入生活到构图阶段、创作过程都要加强具体的指导,帮助启发学生解决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欣赏,多表达多练习,不仅可以画各种不同题材的构图,而且还可以画同一题材的变体画,反复训练,反复修改,锤炼构图,发掘主题,在反复修改中,学生就能提高构图水平,同时也丰富了知识,培养了美感情操。
  刘蒙天认为美术创作既要深入生活,又要研究它的特殊规律。虽然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任何生活均可以入画。美的东西都是真的,但不等于真的东西都是美的。生活对人都是公正的,绝不厚此薄彼,但是表现出的创作却大不相同。有的学生思想感受的确很深,但是缺乏形象的想象力,其原因就不仅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恐怕也是和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情趣、形象思维能力有关,与平时的生活积累,以及其他修养有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刘蒙天通过大量地画生活速写、生活构图,观察研究生活中一切美的形式,锻炼捕捉和勾画各种不同类型人物典型,通过下乡实习,从普通的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东西、美的东西。经过必要的分析提炼,将构思和主题创作升华成为艺术作品。
  《钢铁奔流》《炼钢》这两幅作品,渲染炼钢工人的工作场景,色彩的浓淡变化表现得热烈自然,画面用红黄两色的深浅过渡来表现炼钢炉的形态,工人的动态结构线凸起,令人击掌叫绝。为得到不同的印刷效果,线条较柔和,色彩较润泽,印出来的线条色彩深浅不一,富于变化。绘、刻、印此三者通力配合,均达到绝妙的程度。他的版画受到铜版画创作影响,刀法严谨,刀工极为精细。
  《古城春色》《延安庆丰收》这两幅作品,采用竖幅形式,这在刘蒙天的版画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画面吸收了木版年画构图方式,加强了画面的透视感,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怀。春天花开时节,陕北人牵着牲口去种地;金秋时节,葵子飘香,丰收的马车队,装满粮食满载而归。画面色调统一,浓烈而富有诗意。刀法细腻,层次分明,整体感非常好。
  《治沙成良田》这幅作品构思巧妙,大面积的荒沙,远处的驼队,近景的砍头柳,用水桶和扁担连接到主体人物,身后是一群驼队,显示了治沙人的决心。画面色彩沉着厚重,刀法粗犷豪放。《丰收季节》他用刻好的分色面版,进行分版、分色处理,勾绘出各个色调印版所要印出的部分,使线条呈现出凹凸的立体感,使画面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丰收景象。
  《割高粱》《回娘家》背景还是用高粱表现形式感强。他采用的是阴刻和阳刻结合的手法,流畅的刀锋、黑白的穿插、长线与短线的搭配,使高粱叶子表现得飘逸自然,犹如彩带一般。人物的黑白对比,凸显了画面戏剧性的效果,点、线、面结合在一起,丰富了画面的版画语言。
  《牲口市场》这幅作品,将人物的脸处理成了白色,牲口的部分采用了大面积留黑的方式,用锋利的角刀以快速下刀的方式去突破主体人物的轮廓线,有效地打破了大面积的黑色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沉闷,加快了画面的节奏,烘托了买卖牲口的市场气氛。可以看出他对大场景、大气氛的处理能力。虽然画的尺幅很小,但在画面中却有二十多人,而且人物动作夸张,极具表现力,这些刀法不仅表现出技法上的精练,而且还体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入和熟悉。作品在形式风格上形成自己遒劲、明快、厚重的个人风格。体积与明暗的转折,形与形之间的衔接,从暗到亮的过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幅黑白版画创作,是刘蒙天再次去新疆吐鲁番见到的一个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下来,他画了很多黑白草稿,钉在墙上仔细端详。他先刻出羊群的疏密关系,然后再刻出骑着毛驴的维吾尔族老人,逐渐把背景刻出层次感。两边戈壁岩石的处理,把结构刻出来,大面积的黑色增强了体量感,羊群两边刻出动感的韵味,整个画面感觉是一气呵成的。
  《老羊倌》,是刘蒙天的肖像人物刻得最为传神的作品,构图饱满,造型严谨,黑白之间有点印象派的味道。陕北老农表情自然,光感极强,阴刻和阳刻交织在一起,把老人与山羊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来,斑驳的黑白点又造成空间上的变化,采用黑、白、灰三种基本色主导并统领画面,此画成为他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
  通过对刘蒙天艺术道路的解析,可以总结出刘蒙天版画创作风格流变的基本脉络。如果说在延安鲁艺时期,刘蒙天的版画是以“朴拙、厚重”见长,且略带着些“洋味”,那么到晋绥军区后,刘蒙天则在原有画风的基础上融入民族艺术的语言形式,形成“简洁、明快、朴素”之风格。西安美术学院期间,刘蒙天完成了版画的风格转型,原来的画风由“清新、雅致”所取代;作品延续抒情风格,形式上更加注重装饰性,而且逐步走向唯美。
  刘蒙天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融合的心态拓宽版画的表现领域,寻找版画审美语言的共性,追求个性画风,他开拓并丰富了版画的表现手法,为中国版画成为世界绘画语言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笔耕不辍,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搞创作。他的版画不是以刀法技巧为表现目的,而是通过画面来传递思想,表达其审美理想,具有一种宁静之美的意境,处处闪现着思想的光芒,诉说着西北美术发展的历程。
  刘蒙天在领导西北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受到了师生们的爱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西北美术发展的条件所限,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水平的美术人才,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小岑,1988年出生于西安,浙江嵊县人,2008年—2011年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学习导演专业和剪辑专业。现为泰国西那瓦大学艺术表演与传播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小编

上一篇:咸阳著名军旅作家贾松禅长篇历史小说《霍去病》被列为省委省政府外交礼品图书

下一篇:一个用“心”去和80、90后交心的陕西作家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