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不朽的美术精神

来源:视界观网    作者:王颖   发布时间:2020-03-27 14:24:31
 石鲁:不朽的美术精神
  ——纪念著名画家石鲁诞辰100周年
文/王颖
  石鲁,原名冯亚珩,出身书香世家,15岁时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在新思潮中,石鲁阅读了大量关于鲁迅、巴金的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崇尚石涛和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他仰慕石涛和鲁迅,因此更名为“石鲁”。1940年,带着革命理想与救国真理的年轻美术家石鲁从家乡来到陕北延安,进入陕北公学院学习,在多个艺术领域皆有建树。在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印章、诗词、文学、艺术理论等方面独创一格,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出来的革命文艺家中杰出代表之一。由石鲁创建的“长安画派”秉持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从陕北出发,成为至今闪耀在全国画坛的一颗明星。
  石鲁深信“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他深入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感受到陕北人民的淳朴、厚诚和悍然大气,从而画了大量的写生画。面对陕北独特的地理地貌,他追溯古人却找不到现成可用的能够表现陕北风貌的绘画技法,这是一种未知的笔墨表现。为寻求陕北高原的独特的表现技法,石鲁深研古人画理,以自然为师,对景写生,不断摸索,创出似古而不泥古的表现陕北高原的绘画新技法。那拖泥带水的笔墨,还原出陕北大地粗犷、苍茫、雄厚、豪放的西北风貌。他的不懈创作,为传统山水画表现陕北高原寻找到一种特有的笔墨表现程式,被后人称之为石鲁的“黄土高原皴”,填补了传统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
  石鲁的艺术创作与时代结合紧密。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决定他艺术审美情趣和作品格调的一定是他的内在世界,是他艺术素养与人生观、信仰相结合的外在呈现。石鲁的信仰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路线。早在青年时期,石鲁心灵的深处就萌发了一种自我、自由、民主的理想追求。陕北、延安,使石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片厚土上,他找到了艺术追求的目的,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转战陕北》石鲁1959年
  “美术只有反映现实,才有生气,才有发展。”在延安他做了很多版画创作,还接触了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延安岁月对他的艺术发展也提供了持续的吸引力和力量。石鲁用画笔,先后创造了一系列陕北题材山水画来歌颂党的领袖。1959年,石鲁受邀为中国革命博物馆进行主题创作,而这幅《转战陕北》,也成为他最标志性的名作。
  石鲁笔下的《转战陕北》刻画了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件作品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区别,它是人物画,人在画中所占比例很小;它是山水画,却明明表现的是人。石鲁以宏大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他曾经记忆中的毛泽东从容地转战陕北黄土高原的情景,这个纪念碑式的惊人构图,联想恢宏而奇特,画面色彩辉煌壮丽、刀劈斧砍一般的色块结构,显示出无穷的力量,壮美的诗化抒情性,给人们的想像留下了空间。
  同样《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等作品,以一种开天辟地的效应展现了陕北风貌,也提炼出刚健、雄伟、淳朴的艺术情趣特色,把西北人民的雄伟、革命的雄伟、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个性鲜明的陕北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反映了时代风貌,给人以激励与勃发之感。至此,陕北画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时值石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于12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两个月,将是迄今为止石鲁艺术的最完整呈现,其中既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系统收藏,又有海内外公私机构收藏的石鲁艺术精品。国家博物馆也首次将《转战陕北》和17件这一时期的创作组画一起展示,作品选择着眼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史与美术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所形成的语境与情境,呈现石鲁在艺术创作各个阶段中的创作思想与主题、创作样式与技法,以及经典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速写、手稿和创作草稿,以求清晰地反映石鲁艺术在时代背景下作品题材的变化及其历程演绎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以让观众了解经典艺术作品的诞生和背后的故事。
  本组稿件来源于《视界观》杂志第55期“艺术观赏”,《视界观》杂志第55期于2020年1月份出版。
责任编辑:张娜

上一篇:东岭集团李伟:服务要像“店小二” 提升员工“获得感”

下一篇:张锦秋:长安筑梦激活古城千年记忆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