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法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绽放异彩
——书法家李平逊执着创作致力弘扬传统文化
文|张龙章
“因为书法艺术,我结识了来自海内外的各界朋友,我与其他书法老师一起教外国朋友认汉字、写汉字,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书法的艺术魅力。”书法家李平逊表示要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在文化交流中融合发展中绽放异彩。

李平逊先生已过知天命,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日不辍,不耻下问、兼收并蓄、执着追求,从不满足于自己的一孔之见,一笔之长,用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事为的态度鞭策自己。他自幼喜爱书法,早年师从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多年,还分别跟石宪章、杜中信等老师研习书法,平日读碑习帖,广采殷商、战国古韵,博览汉、魏、晋、唐法帖。他扎根西安书院门艺术市场整整十五年,用无数秃笔将山的崎岖、海的磅礴、风的凌厉、云的变幻以及大自然中飞禽走兽的动态赋予汉字,使墨色线条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龙飞凤舞、满纸烟云的动态美。他的书法作品内藏血肉筋骨,外露拙朴之韵,既雄强豪迈,又酣畅淋漓,从而形成旷达坦荡,浑厚宽博、刚毅潇洒之鲜明书风。他常在书法的结体、章法、布局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笔上疾能驰,缓能收,锋倾势逆,控制得法,因而他的行草书既无癫狂之态,也无僵滞之容,劲而不露骨,端庄而不放纵,凝重中透出豪迈之气。线条圆劲若智勇禅师,字形厚重似欧阳询,但也糅进了米芾、颜真卿、二王、黄庭坚的意味,让人观之赏心悦目,品之韵味悠长。
“平逊是很有思想与追求的人,这是一个书法艺术家难能可贵的艺德!”已故著名书法家吴三大老师曾这样评价过李平逊这个高足。特别是他创作的一丈二尺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雪》,颇能凸显他的艺术造诣。这首词中蕴含的伟人情感和磅礴气势是很多人难以临摹的,而李平逊在用书法艺术展示这首词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完全再现了一代伟人文情并茂的伟大气魄,从整个过程来看写得很洒脱。
“老百姓是最好的欣赏者,只要群众喜欢,群众认可,也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一路走来寒暑五十余载,李平逊始终不忘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已更是不断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创作优秀作品,执着艺术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他多年来一直秉承文艺“双百”和“二为”方针,将书法作品送社区、进工厂、上农村、到军营,使基层群众充分享受了书法文化盛宴,拉近了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几十年来,仅无偿捐赠给广大群众的书法作品就有万余副之多。
李平逊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多年来,曾十余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许多作品获奖并被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国内外友人收藏并以珍贵礼品馈赠。荣获中国书画非物质文化“功勋奖”。两幅巨作曾被全国人大机关收藏并悬挂在大楼厅堂正中。还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秦风书韵古槐情”百幅书法艺术作品展,许多观众被此次展出的“大美陕西”赋歌、“陕西关中八大景”“道德经”“心经”“长恨歌”“爱莲说”等大幅长卷作品所震撼!其书法巡回展在青海、海南、浙江、延安、安康、汉中等地盛大展出。他以深耕书法文化,用心用情创作优秀作品印证着他对艺术的执着,他热心公益事,用笔墨走进生活服务群众,他以行动诠释信念,点亮更多艺术精魂,践行“自己是一个从基层走来的笔者”。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众多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李平逊在西安成立了西安一带一路书法院,并圆满成功地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展等系列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李平逊和书法艺术家们通过手把手教外国人学书法、写汉字,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古都西安的开放与包容,为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架起友谊之桥。李平逊先生成立书法院的初衷就是把世界各地尤其是丝路沿线国家爱好和平、爱好中国书法艺术的朋友联合起来,共同传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电子杂志
人员查询






